2025年3月21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治理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召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文清院士、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南开大学冯银厂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龚山陵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陈良富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丁焰研究员等8位咨询专家出席会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处长王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科技与财务司干部谭贵文、赵迪,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李翔、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副处长常文韬、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处长逯超亮、刘力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徐义生以及项目研究团队60余人参加会议。
王磊、谭贵文与赵迪分别代表项目管理机构与主责单位致辞。致辞中回顾了十年来在京津冀区域开展的重要科技项目,强调了重点研发项目对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意义以及科技支撑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并对项目的组织实施表达了殷切期望。
图1 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现场
项目负责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张文杰研究员,以及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覃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林正研级高工、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邢书彬正高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何立强助理研究员分别汇报了项目及各课题的实施方案,从关键问题、研究内容、任务分解、实施计划、组织管理等方面汇报了具体推进路径和保障机制。
图2 项目及课题负责人汇报
咨询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实施方案及项目团队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从项目标志性成果产出、课题单位协作机制、成果集成及落地应用等多个方面,对各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专家组经仔细质询和全面论证,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及课题实施方案论证。
图3 咨询专家组质询
李翔、常文韬、逯超亮、刘力敏等应用示范区域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领导表示,将配合项目实施积极推动项目成果在地方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徐义生总结发言。
图4 大会合影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治理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致力于空气质量立体监测预报、污染源实时智能监管、污染物协同高效治理方面技术体系的深度融合,构建区域协同防控精细化管治技术体系,科技支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