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新闻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举行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入学培训

  • 日期:2025-09-17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2025916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环科院)隆重举行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中国环科院院长席北斗,党委书记刘春燕,院领导班子成员,首席科学家,内设机构主要负责同志,研究生导师以及2025级研究生等240余人出席典礼。开学典礼由院总工程师张孟衡主持。

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席北斗院长发表迎新致辞,以《耀萤火之微,续时代之光》为题讲授开学第一课。他首先代表中国环科院向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和祝贺,并指出中国环科院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生态环境科研的重要学术殿堂,始终秉持“在实战中培育英才”的办学宗旨,致力于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够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合型、实战型人才。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为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追寻梦想的广阔舞台。

在即将开启崭新的学术旅程之际,他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一要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生态环保事业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重大意义,主动将个人的学术追求和人生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为解决国家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二要锤炼过硬本领,勇于创新突破,深刻认识科研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专业知识和系统思维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勇于在关键技术和方法上挑战权威、创新突破;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保持科研探索的耐心和毅力。要激昂青春力量,主动担当作为深刻认识环境科技的实践性和人民性,积极深入一线、扎根基层,从火热的治污“战场”和工程实践中寻找问题、汲取营养、验证真知,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四要传承科学家精神,续写时代新章,深刻认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发挥青年激情活力,紧随时代步伐,推动AI等新技术在学习、研究中的应用,积极探索科学研究新范式。要常存敬畏之心,筑牢规矩意识,深刻认识学风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严格自我要求,恪守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底线,做到守规矩、知敬畏、存戒惧,与全院干部职工一起维护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

他强调,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既做“严师”,更做“益友”。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引领他们在攀登学术高峰的征程中行稳致远。

席北斗院长以《耀萤火之微,续时代之光》为题讲授开学第一课

张孟衡总工程师主持开学典礼

导师代表赵晓丽研究员为2025级新生送上寄语,希望同学们热爱祖国,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科研动力,在环境科技领域精益求精,以创新成果贡献力量;热爱科研,以“不信邪”的执着锤炼出属于自己的研究能力;热爱自己,接纳暂时不完美的自己,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内驱力,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清醒判断,从容面对挑战,真诚热爱生活。

2025级博士生代表谭诒丹、硕士生代表董欣悦分别发言,分享了进入中国环科院学习的喜悦和憧憬,表达了将以笃行之心投身学术、以专业之力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并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扎根于生态环境科技“战场”,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切实有效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以创新与担当回应时代考题,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上)导师代表赵晓丽研究员发言

(左)博士研究生代表谭诒丹发言/(右)硕士研究生代表董欣悦发言

典礼结束后,研究生院组织开展了新生入学培训,介绍中国环科院研究生教育总体情况、研究生全过程培养方案、奖助体系、学生会和宿舍管理办法等。

活动期间,2025级新生还参观了综合实验中心、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开学典礼是新的起点、新的开端。“顶天立地惠民,求实创新奉献”的院训,将深深烙印于每一位学子的成长轨迹中。愿同学们在中国环科院的广阔舞台上,铭记使命与担当,深耕学术与实践,勇于成长与超越,追光而遇,沐光而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走向卓越。

研究生院供稿


分享到微信
×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