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室概况
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在国家发改委的领导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由国家专项建设资金支持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实验室于2016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常务理事单位)、清华大学等国内优势科研院所、高校及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室建设地点位于天津市东丽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主院区,共计35000平米,工程化基地位于东丽区五经路。
实验室围绕国家移动源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以移动源尾气排放和蒸发排放控制技术为主线,面向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和工程化等产业升级的重大需求,充分利用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的优势,建设以“汽油车”、“柴油机/车”、“船用柴油机”为主线的三个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与此同时,建设横向的侧重发动机、车辆、排放控制技术匹配集成和排放控制技术性能测试评价的“应用示范和测试评价平台”和侧重标准引领、环境风险需求预警评估、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全过程整合、信息资源共享和互联的“成果转化和创新服务平台”。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创新性研究及成果工程化转化基地、国内领先的移动源污染防治高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核心公共平台。进而为整个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全面提高我国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实验室主任:方茂东
实验室副主任:杨正军、李振国
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鲍晓峰;
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丁焰、机动车中心主任尹航;
实验室常务理事、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滨海创新院岳欣;
二、合作科研项目
环科院机动车中心青年人员承担移动源国家工程实验室平台开放基金4项,基于基金资助发表高水平论文及专利成果十余项;
序号 |
开放基金 |
项目编号 |
负责人 |
1 |
重型车车载排放测试研究 |
NELMS2017A15 |
王运静 |
2 |
固态氨系统整车排放性能评价和远程监控 |
NELMS2018C04 |
李刚 |
3 |
车用燃料及车用尿素水溶液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NELMS2019A05 |
郝春晓 |
4 |
柴油车颗粒物后处理装置应用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
NELMS2019A19 |
陈伟程 |
环科院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用机动车高污染成因诊断与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移动源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单位承担其中一个课题,共同攻关;
三、科研成果与交流
1. 科研成果奖励申报情况
2019年,《柴油车用SCR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环科院第二单位,岳欣第五完成人)
2022年,《在用柴油车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二等奖;(环科院第三单位,刘嘉第三完成人)
2022年,《基于多源大数据的柴油车综合管控技术研究》,获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环科院第三单位,王军方、刘嘉分别第三、八完成人)
2023年,联合申报《满足国六天然气发动机排放后处理的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内燃机科学技术二等奖;(环科院第五单位,李刚第六完成人)
2. 标准研究共同制定情况
环科院机动车中心牵头轻重型车国七、非道路五阶段、船舶三阶段、大型点燃式非道路机械等国家排放标准预研究及标准制定工作,移动源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其依托单位参与并负责部分实验验证工作,为上述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3. 行业交流情况
环科院积极参加实验室理事会议及实验室年度研讨会,作为常务理事单位,积极参与理事会议、实验室年度研讨会,进行高水平学术报告,提升行业影响力。
结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与移动源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行业最新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共同邀请大气环境司、环保产业协会、北汽福田、比亚迪、四方光电等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参与,共同扩大行业影响。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