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综合新闻
致敬奋战在环境应急一线的环科院人

管理中心 | 2021-11-25 09:17:00
 

11月的北京又迎来新一轮的大风降温天气,人们都裹紧了外衣,快步走向较为温暖的室内。中国环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霍守亮刚刚到达办公室,就收到了宋玉栋从环境应急一线发来的信息,“一批样品很快就到院里,需要迅速开展成分检测,并对沉淀释放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没问题,院内马上协调各方开展工作。”这种工作方式,对环科院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十几天前,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发生自然因素引发的水质异常事件,中国环科院接到生态环境部参加处理处置的通知后,院党委、院领导班子紧急部署,由宋永会副院长带领院内专家,在部应急中心的组织下,第一时间启程,连夜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支撑工作。此时此刻的他们,正奋战在应急一线。

近年来,环科院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在部应急中心的组织带领下,积极参加了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黑龙江伊春鹿鸣矿业“3·28”尾矿库泄漏事故等多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处置工作,全力提供科技支撑。

没有豪言壮语 只有无畏前行

在多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处置行动中,环科院的专家团队讲奉献、顾大局,科学研判事件污染态势,认真研究制定污染控制方案,技术支持现场应急处理工程运行,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保障。

在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环境应急处理处置中,环科院先后派出30人赶赴现场参与应急,与部系统相关单位专家密切合作,积极支持配合部应急中心和地方的应急工作,战胜不时发生的零星起火和气体异味风险,克服爆坑污水成分极其复杂、难以处理的困难,提出了事故污水应急处置建议和处理工艺方案,并为应急处理工程实施提供了全面技术支持。开展了事故现场固废调查,提出固废、污染土壤处置建议,编制了固废应急处置技术文件,为“不让一滴超标污水进入外环境”的应急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环科院专家随部应急中心领导在响水特大爆炸事故环境应急处理处置现场踏勘

在黑龙江伊春鹿鸣矿业“3·28”尾矿库泄漏事故环境应急处理处置中,在部领导的带领和部应急中心的组织下,环科院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部系统等相关单位专家密切配合,克服疫情和天气寒冷等困难,技术支持地方迅速开展应急处理处置工作。在紧急启动投药工程建设、对“逃逸”的污染团实施“斩首行动”、确保连续精准投药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持作用。经过14天的现场紧急处理处置,支撑实现了“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的应急处置工作目标。

环科院专家随部应急中心领导在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故环境应急处理处置现场踏勘

前方应急处置 后方全力保障

为全面加强对生态环境管理的科技支撑,“十三五”以来,环科院建立和强化了“前店后厂”的科技支撑模式。在突发事故环境应急处理处置中,形成了“现场技术团队+院内专家团队”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模式,集中优势科研力量,为现场处理处置提供科学、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持。

例如在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环境应急处理处置中,李海生院长亲自指挥调度,姜华副院长、席北斗总工组织院内水所、土固所、污控中心、健康中心、分测中心、流域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所、湖泊所等单位300余人,成立后方技术支持专家组,与应急现场专家联动,全力支持现场处理处置工作。先后开展了爆炸大坑废水、重污染河水及轻微污染河水等事故污水处理方案的研究,爆炸大坑废水污染物成分的检测,现场危险化学品和固体废物清理处置方案的研究制定等工作,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建议,成为现场处理处置的有力支撑力量。

环科院组织应急处理处置专家会商会

环科院内紧张工作,开展事故污水全分析

舍小家为大家 值好班站好岗

在多次突发事故环境应急处理处置行动中,环科院涌现出一批“舍小家为大家”的先进典型,他们总是逆行而上,始终坚守应急一线。

吴昌永:我先上!撑得住!

吴昌永接到赴响水参加应急工作的通知时,面临爱人出差、家中两个孩子无人照看的困难局面,但他未向单位透漏半点困难。一方面安排老人第二天从山东赶到北京,一方面安排12岁的女儿在家照看2岁的儿子,没有耽搁一点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在叮嘱好两个孩子各种注意事项后,他毅然登上了飞往盐城的飞机,直到当天晚上爷爷奶奶赶到,两个孩子才有人照顾。在响水应急现场的11天里,应急工作的极度繁忙导致吴昌永身体抵抗力下降,开始头疼、发烧,靠止疼药撑着,他依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应急工作中,从来不说苦、不说累,现场调度指导、前后联络对接,很好地完成了阶段性工作。

吴昌永(左一)随部应急中心领导在响水应急处理处置现场工作

宋玉栋:克服困难 兢兢业业

宋玉栋是环科院近年参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处置次数最多的人。在响水现场实验设备缺乏的情况下,自行购买水桶、曝气设备等试验材料,在陈家港污水处理厂开展大坑污水和新丰河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试验。对大坑污水进行取样后,第一时间运回北京实验室;连夜开展污水处理试验、水质分析和试验数据分析;隔日又马不停蹄地带领环科院4名应急人员携带试验设备再次返回响水现场。在响水现场应急的21天里,他克服困难、兢兢业业,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近年他的应急足迹覆盖了江苏、黑龙江、新疆、甘肃、河南等许多地方,总是闻令而动,冲在一线,发挥着专业能力,展现着生态环保人的家国情怀。

宋玉栋(左一)、吴昌永(左二)在响水应急现场采样归来

更多环科院人:时刻准备着 应急有你我

近年来,还有一大批环科院人积极参加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理处置工作,他们中,有连续在寒冷的伊春应急现场不眠不休、连续工作近50个小时的魏健,有独自代表环科院参加多部门联合应急工作的许其功,有王盼新、昌盛、付青、涂响、吴天浩、张铃松……在他们身后,是全体环科院人的坚定支持和密切协作,是院党委、院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和组织调度。环科院人,时刻准备着,应急有你我。

写在后面

有人将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处置称为“极限运动”,要面对非常规的污染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以科学、精准的技术手段解决难题。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环境科技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更需要胸怀国家生态环保事业,牢牢把握“环保科技的人民性”,更需要迎难而上、倾情奉献的生态环保科技铁军精神。这种精神时刻激励着环科院人,在新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继续砥砺奋进!致敬,奋战在环境应急一线的环科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