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投融资旨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气候变化领域,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有效手段之一。鼓励有意愿、基础好、代表性强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有助于探索差异化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在地方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滁州市成为安徽省唯一成功入选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城市。在二年的实践和探索中,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环科院)为滁州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提供了全过程技术支撑,试点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三季度,滁州市绿色信贷余额突破998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19.3%,余额较2020年末(申报试点前)增长474%,提前完成既定的试点建设目标。
支撑滁州市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工作。编制《滁州市减缓与适应气候项目库入库指南》《滁州市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项目评价标准》,坚持“减缓优先、适应同步”原则,重点围绕滁州市光伏、新能源电池等节能环保产业,筛选适宜项目进入滁州市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定期对入库项目进展开展跟踪评估。截至2024年三季度,累计入库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545个,总投资10533亿元,已实施266个(竣工27个、在建239个),完成投资额1362.5亿元。
支撑滁州市企业“碳账户”与气候投融资支持平台建设。编制《滁州市企业“碳账户”场景应用指南》《滁州市气候信息披露指引》两项指南和《气候投融资企业碳账户核算方法(DB3411/T 0052-2024)》地方标准,指导基于“碳账户”的气候投融资支持平台顺利上线运行,实现政银企三方环境信用信息整合、银企线上对接撮合、气候友好型项目入库、气候投融资信息线上披露、政策智能匹配功能。截至2024年三季度,入驻金融机构 40家、企业 23.5万余户,开发碳票生态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11项气候信贷线上产品。
支撑建立园区、企业、产品多层级碳核算与评价方法。编制《滁州市低碳园区评价指南》《滁州市低碳企业评价指南》两项指南和《晶体硅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DB3411/T 0050-2024)》《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DB3411/T 0051-2024)》两项地方标准,为下一步开展低碳试点创建、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并支撑气候金融产品创新奠定坚实的方法学基础。
未来,中国环科院将继续在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企业碳账户差异化管理、金融产品创新、低碳试点创建等方面开展研究,总结好、运用好滁州经验,为全国其他城市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提供参考。
碳金融是中国环科院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研创新的重点学科方向之一,中国环科院将持续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推动气候投融资政策理论研究与试点建设互融互促,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和绿色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管理中心、减污降碳中心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