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宇.jpg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院 > 师资队伍 > 环境科学 > 硕士生导师

雷宇

  

  【基本信息】

  姓名:雷宇

  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大气环境

  电话:010-84949161

  Emailleiyu@caep.org.cn

  【个人履历】

  教育经历

  09/2002~07/2008,工学博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气所

  09/1998~07/2002,工学学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主要工作经历

  09/2010 -至今 ,副主任、主任、所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

  09/2008~06/2010,博士后,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哈佛大学中国项目

  【科学研究】

  代表性研究项目

  2017 - 2019      负责人, “区域大气承载力与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

  2016 - 2020      负责人, “国家及主要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路线图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

  2016 - 2017      专家组长,“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研究”,亚洲开发银行技援项目

  2013 - 2018      负责人,武汉、大连、成都、宁波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城市政府咨询项目

  20132014     负责人,“我国PM2.5控制路线图及其政策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急研究项目

  20122014     负责人,“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代表性论文

  Feng YY, Ning M, Lei Y*, Sun YM, Liu W, Wang JN, 2019. Defending blue sky in China: Effectiveness of the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on Plan” on air quality improvements from 2013 to 2017.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52, 109603.

  Wang XY, Lei Y*, Yan L, Liu T, Zhang Q, He KB, 2019. A unit-based emission inventory of SO2, NOx and PM for the Chi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from 2010 to 2015.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76, 18-30.

  Xu YL, Xue WB, Lei Y*, Zhao Y, Cheng SY, Ren ZH, Huang Q, 2018. Impact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PM2.5 Pollution in China during Winter. Atmosphere, 9(11):429.

  Huo H, Lei Y*, Zhang Q, Zhao LJ, He KB, 2012. China’s coke industry: Recent policies, technology shift, and implication for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Energy Policy, 51397-404.

  Lei Y, Zhang Q, He KB, Streets DG, 2011. Primary anthropogenic aerosol emission trends for China, 1990–2005.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11, 931-954.

  Lei Y, Zhang Q, Nielsen CP, He KB, 2011. An inventory of primary air pollutants and CO2 emissions from cement production in China, 1990-2020.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45(1), 147-154.

  He KB, Lei Y, Pan XC, Zhang YS, Zhang Q, Chen D, 2010. Co-benefits from energy policies in China. Energy, 35(11), 4265-4272.

  武卫玲, 薛文博, 王燕丽, 雷宇, 冯涛, 蔡泽林, 2019.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环境健康效果评估. 环境科学, (07):1-10.

  薛文博,付飞,王金南,唐贵谦,雷宇*,杨金田,王跃思, 2014. 中国PM2.5跨区域传输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34(6):1361-1368.

  王燕丽, 薛文博, 雷宇*, 王金南, 武卫玲, 2017. 京津冀区域PM2.5污染相互输送特征. 环境科学, 38(12): :4897-4904.

  代表性专著

  雷宇, 段雷, 杨金田, 胡炳清, 董战峰, 王金南 . 2016. 面向质量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框架与方法. 中国环境出版社.

  Nielsen C.P. and Ho M.S (ed). 2013. Clearer Skies over China. The MIT Press.

  Leading author of :

  Chapter 5. Primary Air Pollutants and CO2 Emissions from Cement Production in China.

  Chapter 8. Benefits to Human Health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f Reduced Air Pollution.

  Appendix B. The valuation of Health Damages.

  软件著作

  薛文博;易爱华;王金南;雷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快速溯源与动态调控平台V1.0,软著登字第1181740号,登记号:2016SR003123

  薛文博;王金南;雷宇;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空气质量目标约束下的环境容量与污染减排最优化模拟平台V1.0,软著登字第3698601号,登记号:2019SR0277844

  薛文博;雷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林丹琪;张振涛,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常态决策管理平台V1.0,软著登字第4836076,登记号:2019SR1415319

  薛文博;雷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林丹琪;张振涛,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应急管理决策平台V1.0,软著登字第4818828,登记号:2019SR1398071

  薛文博;雷宇;武卫玲;王燕丽;许艳玲;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基于CAMx-OSAT空气质量模型的臭氧来源解析系统V1.0,软著登字第4668946号,登记号:2019SR1248189

  薛文博;雷宇;武卫玲;王燕丽;许艳玲;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基于CAMx-PSAT空气质量模型的颗粒物来源解析系统V1.0,软著登字第4666997号,登记号:2019SR1246240

  薛文博;雷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恩特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大气污染环境容量核算系统1.0,软著登字第4548942号,登记号:2019SR1128185

  武卫玲;薛文博;雷宇;许艳玲;王燕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基于交通路网的ArcGIS移动源排放清单分配系统V1.0,软著登字第4667287号,登记号:2019SR1246530

  武卫玲;薛文博;雷宇;许艳玲;王燕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基于CALPUFF模型的大气环境敏感性划定系统V1.0,软著登字第4666977号,登记号:2019SR1246220

  王金南;薛文博;杨金田;雷宇;汪艺梅,基于污染源普查的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编制系统1.0,软著登字第0584875号,登记号:2013SR079113

  王金南;薛文博;杨金田;雷宇;武卫玲,区域大气污染物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响应模拟平台1.0,软著登字第0585510号,登记号:2013SR079748

  主要技术业绩贡献

  雷宇同志长期从事于与大气环境规划、大气环境管理相关的技术方法研究和实践应用工作,系统建立了“国家-区域-城市”三级大气环境规划方法体系,完善了从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大气环境质量到相应环境影响的系统定量化规划和评估方法。建立了符合我国技术发展和分布特征的基于技术的一次颗粒物动态排放清单方法学,并推动排放清单技术从科学研究向环境管理业务化实践转化;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对大气环境影响的快速综合评价方法,紧密服务于“十三五”期间的国家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筛选和制定;结合我国的数据特点完善针对能源环境政策成本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整个分析链条中模型工具的本土化和无缝链接;建立基于环境质量目标的多尺度大气环境规划方法,引领了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技术方法的逐步建立完善。

  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9部;发表的SCI论文他引2850次,先后有4篇论文入选科协、中科院或期刊评选的优秀论文。研究成果紧密服务于我国大气环境管理,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设计、实施、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国家空气质量改善。

  【教学工作】

  /博士生课程:

  学术讲座:

  2019年参加Roundtable on the Future of North-East Asia Clean Air Partnership,就“Sharing information of policy experiences and technologies”做报告。

  2018年参加Science and Policy Dialogue of Acid Deposition Monitoring Network in East Asia (EANET),主讲题为“Major initiatives addressing acid rain and air pollution in China”的报告。

  201512月参加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mission Permits,主讲题为“Designing emission permits on thermal power plants in China”的报告。

  201511月参加Global Emission Initiative 2015 Conference,主讲题为“Characteristics of emissions of air pollutants from China's cement industry: history and prospect”的报告。

  20136月参加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ir Pollution Control Benefit and Cost Assessment,主讲题为“Towards air quality attainment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的报告。

  【社会工作】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 副秘书长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变化分会 常务委员

  东北亚清洁空气伙伴关系科学和政策委员会     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能源与环境分会 委员

  【荣誉奖励】

  2019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

  2016年,入选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

  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