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构简介
生态研究所是1978年12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建院伊始就成立的主要二级学科机构之一,历称生态室、环境生态研究所。在四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生态保护管理重大需求,先后在污染生态、区域生态、生物多样性等领域深耕并作出了突出贡献。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围绕国家生态保护管理需求,面向全球热点生态学问题,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区域实践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生态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创新性、全局性的科学研究、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区域生态系统过程、功能与服务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生态监测、预警、修复以及监管方法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生态保护修复标准、规划、政策研究,为国家生态安全监管和生物多样性及气候变化履约提供技术保障。
生态所目前在岗职工107人,其中高级职称66人,在读学生80人。近5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生态环境部重点科技项目及地方咨询服务项目等500余项。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生态研究所内设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生态监测与评估研究室、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室、生态标准与政策研究室、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研究室、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研究室、荒漠化监管研究室、生态保护修复中心7个研究室,1个综合室,6个生态观测站和3个试验研究基地。另外,中国环境学会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也依托生态研究所建。
【近五年重点项目】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1 |
重点研发计划 |
重点保护候鸟种群健康及其栖息地多维度监测评估与保护技术示范 |
2 |
全球-区域-国家多尺度“昆蒙框架”目标进展快速盘点评估技术研究 |
|
3 |
耦合火灾等突发生态损害事件的陆气协同评估系统 |
|
4 |
极端环境高速公路网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体系研究 |
|
5 |
示范区典型过程人工增雨生态效益评价 |
|
6 |
攀枝花苏铁遗传多样性评估与致危机理解析 |
|
7 |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风险与适应评估研究 |
|
8 |
水体变化遥感监测诊断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
|
9 |
锑矿生态破坏区受损程度评估及修复策略研究 |
|
10 |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快速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
11 |
生态保护红线星地协同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示范研究 |
|
12 |
高空平台监测载荷性能测试指标和方法研究 |
|
13 |
外来入侵植物防控修复成效评估方法与标准研制 |
|
14 |
陆域生态状况调查监测指标筛选技术与标准研究 |
|
15 |
无人机载蒸散发观测系统集成与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研发 |
|
16 |
国家自然基金 |
中国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空间分布格局、驱动机制及价值损失评价研究 |
17 |
基因型多样性和物种竞争对中国互花米草和大米草入侵成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
18 |
强烈地震对黄河源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时空序列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
19 |
干旱胁迫下黄土高原刺槐年内径向生长及碳水关系研究 |
|
20 |
云南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与可持续性研究 |
|
21 |
清淤和曝气对城市黑臭河流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机理研究 |
|
22 |
基于栖息地拆分的城市鸟类分布预测研究 |
|
23 |
基于无人机涡动相关观测的区域地表水热通量获取关键问题研究 |
|
24 |
生态环境部工作类项目 |
全国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 |
25 |
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 |
|
26 |
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 |
|
27 |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 |
|
28 |
生态环境破坏调查评估及监管 |
|
29 |
国家生态质量监测评价研究和生态功能监测 |
|
30 |
国家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考核与评价 |
|
31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
|
32 |
国际公约履约项目 |
|
33 |
深化中日韩+蒙沙尘污染综合防治,提出区域共治路径,推进可持续发展 |
|
34 |
国际合作项目 |
中挪合作项目-中国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及主流化项目 |
35 |
全球环境基金改善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性项目 |
|
36 |
UNDP-GEF增强甘肃省保护地系统,加强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生物多样性项目 |
|
37 |
中德环境伙伴关系项目第二阶段框架下的中德生物多样性合作项目 |
|
38 |
CBD及IPBES框架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研究项目 |
|
39 |
《生物多样性公约》协同增效机制对海洋谈判进程影响研究 |
|
40 |
蚂蚁森林公益保护地第三方评估项目 |
|
41 |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的进展评估及其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中的适应性应用研究 |
|
42 |
技术服务项目 |
北京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及评估项目 |
43 |
河北省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 |
|
44 |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泰山-徂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与评估项目 |
|
45 |
青海省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与调查项目 |
|
46 |
西藏自治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项目 |
|
47 |
昌平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 |
|
48 |
怀柔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 |
|
49 |
密云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 |
|
50 |
吉林市主要湖库陆水统筹生态调查与评估 |
|
51 |
长江流域陆水统筹生态调查与评估 |
|
52 |
房山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项目 |
|
53 |
门头沟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规划及申报项目 |
|
54 |
天津市蓟州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项目 |
|
55 |
宝坻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编制项目 |
|
56 |
自治区荒漠化综合防治生态监督项目生态保护成效评估体系构建技术咨询 |
|
57 |
2025年海南省生态环境领域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情况跟踪评估项目 |
|
58 |
锡林郭勒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创建规划编制项目 |
|
59 |
呼伦贝尔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 |
|
60 |
都兰县“十五五”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 |
|
61 |
乌兰县申报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 创建茶卡镇“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 山”实践创新基地项目 |
|
62 |
通辽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编制项目 |
|
63 |
都兰县“十五五”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 |
|
64 |
城关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乡、村申报材料编制和环境质量监测项目 |
|
65 |
玛多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前期工程项目 |
|
66 |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成效评估专题研究项目 |
|
67 |
本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编制项目 |
|
68 |
上饶市创建国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编制服务 |
|
69 |
大冶市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项目 |
|
70 |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环境保护规划项目 |
|
71 |
查干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
72 |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德州市“三线一单”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 |
|
73 |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
74 |
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调查与价值评估项目 |
|
75 |
厦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研究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 |
|
76 |
承德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实现路径服务项目 |
|
77 |
天津市蓟州区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项 |
|
78 |
普洱市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项目 |
|
79 |
白音华二号露天矿生态修复设计与咨询项目 |
|
80 |
白音华三号露天矿生态修复设计与咨询项 |
|
81 |
南露天煤矿复垦整改项目及生态修复设计与咨询项 |
|
82 |
扎哈淖尔煤业有限公司生态修复设计与咨询项 |
|
83 |
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治理方案项 |
|
84 |
乌兰木伦河流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项目 |
|
85 |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技术咨询及成效评估项 |
|
86 |
青海玛多5·22 地震生态环境影响评估项目 |
|
87 |
西青区生态环境质量系统提升路径研究技术服务项目 |
|
88 |
《昆山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和《昆山市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估工作》课题研究项目 |
|
89 |
先行示范区和大湾区背景下的深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项目 |
|
90 |
开阳县洋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咨询项目 |
|
91 |
关于中水回用对西宁市土壤及植物影响研究子项目 |
|
92 |
呼伦贝尔主体草原健康诊断与生态监管系统建设 |
|
93 |
中广核射阳风电场2020年生态监测与评估 |
|
94 |
贵阳市“三磷”环境排查整治项目 |
|
95 |
大青山前坡炼金废弃地地下水污染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 |
|
96 |
大庆市环境保护局生态红线划定与编制技术服务项目 |
|
97 |
雅尼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分析项目 |
|
98 |
汉源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 |
|
99 |
大邑县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总体思路、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服务 |
|
100 |
洞庭湖澧水流域永定片区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