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png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师资队伍 >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硕士生导师

张丽娟*

 

【基本信息】

姓名:张丽娟

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大气环境遥感技术应用

电话:010-58311523

Emailzlj13021@126.com

【个人履历】

教育经历

2006.09--2009.0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研究生

2002.09--2006.0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绘工程,本科

主要工作经历

2009-07--至今,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1. 大气环境遥感技术应用

2. 颗粒物与臭氧污染立体监测溯源分析

3. 基于遥感技术的污染源排放核算及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4. 秸秆焚烧精准管控技术研究

5. 农业遥感

代表性研究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汾渭平原重点行业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近实时排放清单及管控排放清单研究,2023.12-2026.11,子课题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臭氧及前体物立体遥感综合应用示范,2022.10-2026.9,子课题负责人。

3.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205,“散乱污”企业动态监管技术及应用研究,2017/09-2019/091500万元,项目骨干。

4.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30-Y20A39-9003-15/17GF-5卫星多传感器大气污染细颗粒物监测技术,2015/01-2017/12,技术骨干。

5.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9011,我国中东部地区PM2.5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和业务化运行方法研究,2013/01-2016/12,课题负责人。

6. 生态环境部大气司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监督管理-卫星遥感支撑项目,2019-2024,项目负责人。

7. 生态环境部监测司项目,大气污染源卫星遥感监测,2022-2024,项目负责人。

8. 省部级服务支撑,吉林秸秆焚烧监察项目,2022-2024,项目负责人。

9. 省部级服务支撑,山东省春秋季秸秆焚烧遥感监测,2022-2024,项目负责人。

10. 省部级服务支撑,吉林省秸秆离田天地一体化遥感监测项目,2023-2026,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论文

1. Zhang L , Ding S , Qian W ,et al.The Impact of Long-Range Transport of Biomass Burning Emissions in Southeast Asia on Southern China[J].Atmosphere, 2022, 13(7).DOI:10.3390/atmos13071029.

2. 张丽娟,张建辉,赵爱梅,.利用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红外相机数据监测沙尘暴[J].航天器工程, 2022(003):031.DOI:10.3969/

j.issn.1673-8748.2022.03.023.

3. 张丽娟,杨艺,张建辉,.“五基”协同大气环境立体遥感监测系统应用研究(封面文章)[J].环境光学监测技术, 2023.

4. 毛慧琴,张丽娟*,.基于卫星遥感的东北三省露天秸秆焚烧及其排放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2018.

5. 张丽娟,厉青,陈辉,.2014-2015年夏秋收期间全国秸秆焚烧遥感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2016.

6. 毛慧琴,张玉环,厉青,张丽娟等.基于卫星遥感的生物质燃烧排放估算研究进展,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6.

【标准制修订】

1. 《卫星遥感秸秆焚烧监测技术规范》(HJ 2018-1008),2018-12

2. 《卫星遥感细颗粒物(PM2.5)监测技术指南》(HJ 1264-2022),2022-12

3. 国家标准《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火情》(GB/T 42189-2022),2023-04

【社会工作】

1. 全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荣誉奖励】

1. “环境空气卫星遥感技术工程化及其应用”获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级。

2. “我国中东部地区PM2.5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业务化运行方法研究与应用”获2021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级。

【其他】

代表性发明专利:

1. 一种秸秆焚烧对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影响评估方法(专利号:ZL 2021 1 0828556.X.

2. 一种秸秆焚烧大气污染风险预警方法(专利号:ZL 2022 1 010970.0.

3. 一种结合视频监控的秸秆离田卫星遥感动态监管方法(专利号:ZL 202310933734.4.

4. 一种面向城市臭氧超标污染遥感溯源方法(专利号:ZL 2022 1 1262234.4.

5. 一种工业热源对象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及提取装置(专利号:ZL 2022 1 1680556.0.

6. 五基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立体遥感监测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 2022 1 1369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