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李艳萍,1976年生于河北保定,九三学社社员,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Email:jwjtzx@craes.org.cn
【个人履历】
教育经历
1995-1999年 北京工商大学 环境工程,学士学位
2002-2005年 北京大学 环境法 硕士学位
2010-2018年 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 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1999-2002年 北京大学 环境学院
2005-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1.清洁生产理论与方法和政策标准体系研究
2.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协同控制理论和方法研究
3.工业行业污染全过程防控技术环境经济学分析
【代表性研究项目】
1. 2024.12-2025.12 国家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研究 主持
2. 2022.11-2025.11 基于区块链的多主体碳排放精准核算与可信交易技术
3. 2021.12-2023.11 四川省典型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控制 技术路径及优化研究
4. 2024.11-2025.12 扬州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技术服务项目
5. 2024.11-2025.12 天能控股双碳战略项目
6. 2023.9-2024.8 北京市垃圾(生活和建筑资源化)行业全过程碳排放因子和核算方法研究
【代表性论文】
1. Yazhou Zhao, Zhou Yin, Xin Zhang, Yue Kuang, Yishu Zhao, Jing Liu, Qingling Zhang, Yanping Li,.Collaborative control path of pollu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 in industrial field in Hohhot–Baotou–Ordos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J].Heliyon, 2024, 10(23).DOI:10.1016/j.heliyon.2024.e40695.(通讯作者)
2. Caiwang ZHENG,Chuanfeng ZHAO,Yanping LI,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NO2 and SO2 in Inner Mongolia urban agglomeration obtained from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nd ground observation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18.188:50-59(通讯作者)
3. Yanping LI,Zhen SU,Qi QIAO,etc,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process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end-of-pipe control in secondary lead smelting[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7.1:1-11;
4. Ruonan ZHAO,Yanping LI .The new orientation of discharge permit system in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2015:10-17(通讯作者)
5. Bingyang Bai, Qi Qiao, Yanping LI, Yue Peng, Junhua Li. Effect of pore size in mesoporous MnO2 prepared by KIT-6 ag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ethanol catalytic oxid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8, 39( 4): 630-638
6. Lu Bai, Qi Qiao, Yanping LI, Minghui Xie, Qingdao Zhong.Substance flow analysis of production process: a case study of a lead smelting proces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104: 502-512
7. Lu Bai, Qi Qiao, Yanping LI, Si Wan, Fahe Chai[J]Statistical entropy analysis of substance flows in a lead smelting process.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5(94): 118-128
8. 银洲,况悦,刘丹丹,赵亚洲,张昕,李艳萍.炼铁工序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评估方法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4,14(01):33-42.(通讯作者)
9. 张昕,李艳萍,赵亚洲,等.工业园区经济能源环境耦合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12(03):948-956. (通讯作者)
10. 李艳萍,乔琦等,基于AHP的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指标及权重研究,环境科学研究, 2014,27(3):334-340
11. 李艳萍,陈伟,乔琦,再生金属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及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12. 李艳萍,乔琦,柴发合.论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及建议.环境保护,2015
13. 扈学文,赵若楠,拜冰阳,乔琦,白卫南,李艳萍.我国再生铜冶炼行业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及污染预防对策[J].矿冶,2016,25(06):82-86(通讯作者)
14. 拜冰阳,扈学文,李艳萍,乔琦.我国再生铅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J].环境工程,2016,34(05):126-130. (通讯作者)
15. 拜冰阳,李艳萍,扈学文,乔琦.关于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管理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J].环境保护,2015,43(24):65-69(通讯作者)
16. 赵若楠,李艳萍,扈学文,白璐.论排污许可证制度对点源排放控制政策的整合[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37(02):93-99(通讯作者)
17. 赵若楠,李艳萍,扈学文,白璐.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新定位[J].生态经济,2014,30(12):137-141(通讯作者)
18. 柴发合,李艳萍,乔琦,方琳.基于不同视角下的大气污染协同控制模式研究[J].环境保护,2014,42(Z1):46-48
19. 柴发合,李艳萍,乔琦,王淑兰.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的战略转型[J].环境保护,2013,41(05):22-24.
20. 乔琦,李艳萍.中国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机遇与挑战[J].资源再生,2014(11):20-23.
21. 钟琴道,乔琦,李艳萍,白璐,万斯.粗铅冶炼过程铅元素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2):1549-1555.
22. 段宁,李艳萍,孙启宏,沈鹏,毛玉如. 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趋势成因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68-72. (EI)
23. 李艳萍,孙启宏,沈鹏,毛玉如. 中国工业园区环境监管研究.[C] 第二届中-德工业园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国际研讨会. 2008 年,德国:
24. 李艳萍,孙启宏,沈鹏,乔琦,白璐.中国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研究进展[C] 2008年中国生命周期管理会议 全球性趋势与本地化实践会议论文集,2008年,成都(国际研讨会):108-109.
25. 李艳萍,孙启宏,乔琦,毛玉如,沈鹏.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的本质和特征[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4):21-23.
26. 李艳萍,孙启宏,段宁,赵一平,沈鹏,毛玉如.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趋势特征和成因分析[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7,17(4):522-525.
27. 李艳萍,孙启宏,沈鹏,毛玉如.中国清洁生产标准现状研究[C] “绿色奥运 清洁发展”.主题论坛组委会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22-429.
【专著】
1. 李艳萍,乔琦,刘静等.中国工业污染源监管机制【M】.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
2. 李艳萍,陈伟,乔琦,再生金属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及案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 李艳萍,乔琦,扈学文,再生金属重金属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案例汇编【M】. 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4. 李艳萍,乔琦,孙启宏.论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 孙启宏,段宁,毛玉如,李艳萍,沈鹏.我国循环经济战略研究[M].中国循环经济战略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
【教学工作】
1.清洁生产理论方法及政策标准体系(研究生)
【荣誉奖励】
1. 2008年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我国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及造纸行业清洁生产系列标准研究”(环保部三等奖,排名第4);
2. 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 “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研究”(环保部二等奖,排名第8);
3. 2009年环境保护部“工业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体系研究”(环保部一等奖)
4. 2010年度获“九三”学社“巾帼三八建工”称号
5. 2011年度获得“九三”学社“年度突出贡献奖”称号
6. 2011年度中国轻工联合会“清洁生产标准 铅酸蓄电池”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7. 2011年度中国轻工联合会“清洁生产标准 合成革工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8. 2012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青年科技奖”
9. 2012年中国轻工联合会“清洁生产标准味精行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0. 2016年环境保护部“废液晶显示器资源再生与污染防治关键技术(KJ2015-2-20-G09)(环境保护部二等奖)
11. 2016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色金属冶炼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控制与管理支撑技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一等奖)
12. 2017年中国黄金工业协会“黄金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部级,二等奖)